- 揭秘SV30變化,輕松判斷污水處理運行狀態!
- 發布時間: 2024-1-8 點擊次數:693
在活性污泥法的應用過程中,其處理效果會受到污泥回流比、曝氣時間、污泥負荷、污泥沉降比、MLSS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基于污泥沉降比作為指標來監控處理情況。
SV(污泥沉降比),即在1000mL(也有顯示為100mL)的曝氣池混合液中,經過靜置、沉淀之后,污泥和混合液之間的體積比。污泥沉降比能夠表現出活性污泥沉降速度、顏色、泥量比例等,根據各項數據,可以精確得到污泥指數,以此來判斷出污泥的具體性狀,可以幫助我們調整污泥的運行、處理狀態。
如果“有機負荷”、“生化池進水量”、“剩余污泥排放量”等數據穩定,沉降比一般不會發生變化;如果“溫度”、“進水水質”、“pH值”等條件發生變化,那么會導致沉降比變化,這時,就需要根據沉降比指標的變化來進行調整。
01污泥沉降比的影響因素 溫度
溫度對污泥沉降比指標的變化有重要影響。沉降比、污泥濃度之間存在對應性,其中最突出的指標就是SV值。
SV值與季節也有一定的關聯,在換季時,SV值一般會發生變化。在每年的4月、5月、6月、7月,沉降比偏低,1月、3月、9月、11月,沉降比呈現高值。當然,每年溫度不同,加上各類內部、外部因素的影響,污泥沉降比的變化情況也會出現不同,大體趨勢是相似的。
外部環境
污水中的微生物也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如負荷變化、曝氣不足或者曝氣過量、中毒等,這均會導致SV值增大,水中懸浮物濃度也會上升。但是這種影響并不是長期的,如果發現上述問題,可以調節污泥沉降比,確定好排放量,控制好MLSS值的變化。
在活性污泥沉降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污泥顏色、沉降比大小變化、靜置后上浮情況,了解供氧、曝氣狀態。另外,根據沉降比分析剩余污泥的排放情況,控制濃度,確保出水質量。
污泥回流量
曝氣池正常運行時,不斷地進水和出水,活性污泥隨著出水而沉降在沉淀池里,如不及時回流或回流量小,曝氣池中的污泥沉降比將逐漸降低,影響污泥對有害物質的吸附和氧化;
另外,污泥抗沖擊能力的降低,萬一發生事故,將重新培養馴化污泥。污泥回流量大,曝氣池中的污泥沉降比過高,會使污泥耗氧快而造成缺氧現象。因此,污泥回流量的大小對污泥沉降比有著直接的影響。
02通過沉降比變化判斷運行狀態 在污水處理廠中,影響污水處理效果的元素非常多,在沒有其他數據支持的情況下,可以以沉降比作為主要參考指數,相較于其他因素,沉降比用時短、操作簡單,掌握沉降比的變化,可以了解污泥絮凝、沉淀過程的變化,判斷運行狀態。
在污水處理中發現,沉降比變化對DO影響非常大。在沉降比較小的情況下,DO會增大,反之,DO減小,這是由于氧化有機物、微生物吸附耗氧量發生變化。在沉降比較小的情況下,微生物數量少,對溶解氧的消耗量自然不多,剩余溶解氧就會增多;在沉降比較大的情況下,微生物數量多,溶解氧消耗量增大,DO就會減少。
污泥沉降30min后呈層狀上浮,說明活性污泥氧化能力較強,氨氮發生硝化反應并還原為氮氣,附著污泥上浮,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減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或降低曝氣來解決。
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可以根據30min沉降比指標的變化來調整處理工藝,從沉降比性質來看,活性污泥會出現“正常”、“過曝”、“老化”、“腐化”等幾種狀態。
正常污泥顏色為褐黃色,有土腥味,在處理時,前5分鐘沉降比可以達到50%以上,不會出現顆粒,上層清液透明,分離清晰,有少許鐘蟲、線蟲、輪蟲等生物;過生活性污泥中的深層清潔不再透明,變得渾濁,需要增加剩余污泥排放量;老化污泥中,有很多懸浮污泥顆粒,微生物主要為后生動物;在腐化污泥中,顏色發黑,污泥濃度升高,需要增加溶解氧。
根據沉降比數據,能判斷出設備的運行情況,如果沉降比大幅下降,可能是由于二沉池刮泥機運行故障、二沉池排泥堰門堵塞、潛水攪拌器停止運行、外回流泵故障、生物池二沉池放空管未關閉,上述故障的存在都會致使沉降比下降。
對于工業廢水或者有工業廢水混合的污水,有時候SV會長期偏高,因廢水中的某些不知名的物質,排查不出具體什么原因!大量排泥也無法降低SV,這種情況,我們主要看SV的變化,而不是為了降低SV作為操作依據!
沉降比與污泥指數SVI、污泥濃度也有密切關系:
如果污泥指數SVI介于80~120之間,沉淀性能好,污泥性狀呈絮狀、褐色;
污泥指數SVI<80時,顏色發黑,污泥細小,活性大受影響;
污泥指數SVI>120時,污泥沉淀性能降低,過于松散。
在操作時,還可以根據污泥放置沉淀后的效果來判斷,如果在靜置3~4h后,顏色呈褐色,不上浮,說明供氧充足,狀態良好;如果在靜置1~2h 后,污泥呈黑色,上浮,說明供氧不足。
污泥沉降比不同,污水處理效果也大相徑庭:
如果沉降比介于15%~50%之間,污水處理效果一般最好;
如果沉降比超過50%,那么污水處理效果可能會呈線性降低;
在沉降比不足15%時,污泥發育不良,一般說明營養不足,或者負荷低;
在沉降比介于15%~50%時,污泥成熟,污泥負荷進入沉降階段,沉淀效果較好;為了節約能源,降低曝氣池鼓風量,污泥沉降比一般介于15%~30%間即可。
除此之外,污泥沉降比在確保曝氣池穩定性、預防污泥膨脹上,也有重要意義。如果污泥濃度較低,絲狀菌繁殖力將會大大提升,這會影響泥水的分離能力,在具體實踐環節中,需要基于季節特點、沉降比數據、微生物鏡檢情況避免污泥膨脹問題的發生。總之,在運行過程中,水質的波動較大,為了確保污水處理的效果,需要根據水質變化來把控運行參數。
03、HJDL工藝有著優良的絮凝性、快速的沉降性 浙江永續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核心技術是變革百年的活性污泥技術的短流程脫氮除磷工藝(HJDL), 該工藝污泥沉降性好,污泥沉降性一般在35-80m/h之間,遠大于絮狀活性污泥的沉降速度(8-10m/h)。出色的沉降性能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富集,同時提升沉淀池效率,節省土地建造成本。同時該工藝的SVI值一般在20-60ml/g,其遠低于其他工藝的120-150ml/g,使得污水處理過程中沒有絲狀菌、污泥膨脹、污泥老化等困擾。
永續環境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面對環保水務企業在運營中遇到的“避險、合規、降本、增效”等行業痛點問題,會進行深入探討,探尋不同的解題思路。軟硬一體解決方案的出現,為水務集團這類重資產運營公司有效地提升了資產運營效率,同時,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探索出一條新路。
如上文提到的我們可以通過污泥沉降比可以簡單的判斷污泥活性情況,污泥沉降比越大,沉淀性能越好,越有利于污泥活性;相反沉降比越小,沉降性能越差,污泥活性越差。
sv30不但操作簡單、成本低廉,而且能使運行管理人員隨時了解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濃度和泥質情況,從而掌握和控制整個工藝的運行參數,通過確定穩定的污泥沉降比值,可以達到控制污水處理效果,保證出水水質的目的。
- 上一篇:在污水處理過程中,該如何和總氮氨氮超標說再見?
下一篇:碳源不足,乙酸鈉又吃不起,如何實現高效脫氮除磷? - 返回新聞列表
聯系方式
服務熱線:
13396505088
電話:0571-83537988
方案外聯部電話:0571-83689021
商務部電話:0571-83699023
招投標中心電話:0571-83699023
投融資部電話:0571-83699023
創新研發部電話:0571-83689055
水質化驗部電話:0571-83689032
設計部電話:0571-83689030
運維部電話:0571-83689055
電氣自動化部電話:0571-83689026
工程部電話:0571-83689026
行政人事部電話:0571-83689028
財務部電話:0571-83689031
采購部電話:0571-83689026
公司總機:0571-83689028
公司傳真:0571-83689029